时间:2022-10-02 07:04:10 | 浏览:696
“这里大约有9万平方米厂房,目前已全部搬空,正陆续拆除。”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10月29日,记者来到合肥庐阳经开区内正在实施搬迁的某印刷企业看见,一辆辆卡车正在运送零星的机械设备和从厂房上拆下的废旧材料。据庐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庐阳经开区内一家占地105亩的传统企业已搬迁腾空;这几日,一家占地153亩的印刷企业、一家钢结构生产企业占地80亩的一处厂房及一家占地125亩的停产租赁企业主动搬迁,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
据悉,庐阳经开区作为庐阳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军”,实际可利用面积仅有不到12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用地面积最小的省级经开区。然而“蜗舍”并非“荆扉”,小园区也有大志向。近年来,庐阳经开区瞄准新兴产业,剑指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7个“园中园”华丽亮相,一座座现代厂房拔地而起,涉及半导体、信息技术、跨境物流、医学检测等多个领域的100余家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园区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从2015年0.88亿元爆发式增长到2018年13亿元,2019年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达35.5,实现了从“面积最小”到“发展最快”的精彩嬗变。
可是,作为合肥的老城区,用地紧张一直是制约庐阳新兴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为此,庐阳区积极破解新兴产业发展的土地之“结”、空间之“围”。2019年,庐阳区有99家低效企业腾退土地1100余亩。此后,高科技企业更是蜂拥而至。日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两个项目落户庐阳经开区内的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今年1-10月份,庐阳经开区及下辖各科技园区累计新引进项目42个,涉及数据应用、集成电路、信息系统、医疗器械等多个行业领域。此外,今年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总数达到90家。庐阳大数据产业园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标杆园区。
一退一进,使得庐阳经开区大数据、大健康、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四大新兴产业集聚态势愈发明显。安徽安龙基因在全省率先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合肥恒烁半导体推出国内首款超低功耗、存算一体AI芯片,安徽长庚光学研发出全球视场角最广的微单全画幅相机镜头。在破解转型发展难题的道路上,庐阳区又打开了新的空间。
“先行军”奋力向前,“生力军”再添声势。作为庐阳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星”,庐阳区大杨产业园已搬离“小零散”企业109家,搬离率53.1%,腾退土地400余亩,另有购地入园14家企业或单位签订搬迁协议。预计今年,庐阳经开区、大杨产业园通过退出传统产业企业可腾出土地700余亩。这使得庐阳区加速谋划大科学装置拓展区发展规划,积极承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技成果“溢出”并实现就地转化,有了更足的底气。(李文靖 通讯员 余挺生 赵明)
日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其中,和湾沚区有关的建设、规划在文件中明确提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中第88条明确提及“制定芜湖(京东)全球航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东营报道2022年2月17日,杨国强在东营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牢记殷切嘱托 勇担战略使命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报告。报告指出,要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1日讯 1月11日上午,日照市莒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莒县人民会堂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费立志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报告。报告中指出,2020年,莒县坚定不移振兴工业,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振兴工业“
聚焦建设“四宜”上党蹚出转型发展新路——访上党区委书记张驰“上党区作为长治‘一城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建设‘四宜’上党,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狠抓落实。”日前,上党区委书记张驰接受记者专访,就
为弘扬世界名酒文化,彰显中国酒都风采,展示投资开放潜力,推动中国酒业走向国际,促进更多世界名酒企业走进中国,12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在宜宾临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00多家国内知名白酒企业和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
2020年注定是一个国际局势动荡、经济多变的年份,从进入2020到现在,人们从娱乐新闻中脱离出来,纷纷关注其国内国际新闻报道。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HP开发者如今又到了什么地步?在这场经济博弈中,PHP是否可以依然稳占web开发的主流语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