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4:54:22 | 浏览:4331
安徽经济第二大城芜湖,大力发展交通,能否缩短与合肥的差距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安徽是其中的一个省,也是出了名的农业大省,安徽省每年粮食产量在全国能够挤进前五位。通常情况下农业大省的经济都好不到哪里去,比如说安徽省的好邻居,河南省,安徽也是如此。安徽还是出了名的打工大省,打工者人数超过千万,省内无法满足就业需求,人们不得不踏入背井离乡的打工之路。好在最近这些年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省会合肥,更是成为了新一线城市。
合肥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一家独大的势头很明显。2019年,合肥的GDP总值大约为9409.4 亿元,人均GDP则大约为11.56万元。排在第二位的是芜湖,同年,芜湖的GDP总值大约为3618.26亿元,人均GDP则大约为9.65万元。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合肥的经济总值是芜湖的2倍还要多,人均经济也超过了芜湖近2万元。芜湖作为安徽省经济第二大城与合肥的差距越拉越大,而全省第三的滁州,2019年GDP总值更是达到了2909.1亿元,与芜湖的差距很小。
芜湖经济第二城的地位受到了威胁,现如今芜湖境内到处都在兴修道路,能否与合肥缩短差距,将滁州远远甩在身后呢?
芜湖又叫江城,主要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拥有长江水运第五大港,芜湖港,属于国家一类口岸,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青弋江从芜湖境内穿过,每天都会有很多船只从江上穿行而过,它们运载着各种物资,看起来尤为忙碌。长江又绕城而过,大型船只从早到晚不断,宏伟壮观。水运是芜湖的一大优势,这一点是合肥所不具有的。
芜湖还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区、华东地区工业基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三点可以说是芜湖手里最大的三张底牌。芜湖发展遇到了瓶颈,主要支撑产业工业不再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眼下又没有新兴产业带动,新动能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新老产业青黄不接,芜湖的发展自然显得略微缓慢。另外还有芜湖距离江浙沪发达地区太近,人口流失比较严重,自古以来人往高处走,芜湖没有实力很难留住人才。
现如今的芜湖似乎正在大力搞城市建设,老话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走进芜湖你会发现,芜湖到处都在修路,主城区各个主干道似乎都在修轻轨、高架桥、公路等等,对于市民而言没有哪条路是好走的,到处都堵。修路不能把路堵死了再修,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只好一半一半的修,原本并不是很宽敞的大马路,还要留出一半来修路,芜湖的交通无疑会非常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九华中路经常会被堵得水泄不通。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难免会有阵痛,挺过去就好了。等到芜湖完成城市建设,轻轨修建完成开通运营,那时候的芜湖将会是一副全新的面孔。芜湖轻轨1号线、2号线预计2021年开通,芜湖全市人民都在期待轻轨的开通运营,人们的出行也会方便很多。滁州即使GDP追上芜湖,单就城市建设这一块也足够滁州追上很多年的。交通便利势必会为芜湖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届时与合肥的差距兴许可以缩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 红餐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食用方式或加工方式,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美国和日本预制菜发展情况预制菜起源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下,合肥庐阳区主动作为,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目标,紧扣三大功能区建设全新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首善之区的昂扬姿态在产业布局、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
琅琊区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淮东古城,晋代琅琊王司马氏驻跸琅琊山,后渡江南京,开创东晋王朝,故名“琅琊”。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在滁任知州,写下不朽之作《醉翁亭记》,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家喻户晓,李幼卿、李绅、辛弃疾等一代文坛巨匠也都曾官居于此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一大早,宣城市郎溪县郎川街道建桥村的种植大户刘福平,载着新鲜采摘的满车葡萄,给20公里外的客户送货去了。再见到老刘时,已近中午。今年整40岁的刘福平,早在2009年就开始尝试种葡萄,不同的是,那时候在老家,规模
为应对当前复杂的防控形势,经交城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4月13日中午12时起,交城县高速口等检查站实行临时交通管控,解封时间另行通知。1、途径交城县大中型货车实行报备制度,未经报备禁止从检查站驶出,一律劝返;2、所有来交返交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