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6:58 | 浏览:10334
诉讼服务提质效
陕西高院诉讼服务中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办什么?怎么办?为做到有的放矢,陕西法院将话语权交给群众,不断畅通民情民意沟通渠道,倾听群众烦心事、担心事、费心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社区走访、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收集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精准对接群众司法需求,围绕优质高效诉讼服务、多元发力综合治理执行难、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等推出6项举措,院机关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细化,形成96项项目清单,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真方便,大约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整个立案操作。”在体验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后,当事人崔女士说。
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24小时自助法院”,为诉讼参与人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24小时的自助诉讼服务,当事人只需带上身份证,人脸比对后进入即可操作,可以完成网上自助立案、在线视频调解、材料智能收转等业务功能。
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是陕西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法院以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丰富线上服务方式,不断扩展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网上开庭等数字渠道,实现诉讼事务“家里办”“掌上办”“随时办”,免去群众打官司的来回奔波,降低群众诉讼成本。
优化案件质效指标,缩短审理周期,最大限度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是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各级法院强化群众观念,致力提供“全方位有温度”的诉讼服务。
陕西高院印发小额诉讼程序民事案件识别规则和要素式裁判文书样式,全省推行精细化案件审判管理;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发改案件“双向评查、异议反馈”机制,持续提升案件审判质效;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全市法院信访投诉案件、申请再审案件和长期未结案件专项评查、评价工作,全面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2021年上半年,全省法院结案数同比上升55.77%,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11天,呈现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
全省各级法院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办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纷纷围绕审判职能,推出一批具有法院特色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 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推动预防解纷“掌上”服务,开发启用“咸阳法治E平台”和微信小程序,980个调解机构和2342名调解员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网上咨询预防解纷服务;
• 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开通涉贫困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残疾人及未成年人维权等案件绿色通道;
• 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推出161项为民便民利民措施;子洲县人民法院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开设“午间法庭”“假日法庭”等,深入践行为民司法初心。
榆林市子洲县法院
汉中市佛坪县法院
西安市灞桥区法院
高效执行解民忧
陕西高院召开全省中级法院执行局长座谈会
“法院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我们打心眼儿里感谢法院。”紫阳县居民靳大爷终于松了口气。
原来,靳大爷居住的家属楼二楼住户尹某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名下的该处房产被查封。前不久,该房屋突然开始往门外渗水,紫阳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接到居民反映后,立即前往查看情况,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聘请专业施工队对整栋楼管道进行维修,对房间内的污物彻底进行了清理和消毒,并对楼道两边布满污物的墙壁重新粉刷,彻底解决了住户们的烦心事。
为解决执行工作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急难愁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陕西高院在全省部署开展“三秦飓风·2021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执行行动,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集中攻坚涉民生案件、涉黑恶财产刑案件,集中清理超期未执结案件、“终本”案件及执行案款超期未兑付问题,把一纸判决转化为当事人手中的真金白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满意度。
4月9日,汉中中院 “三秦飓风·2021——天汉风暴”百日大会战专项执行行动正式开始,3个执行小组奔赴执行现场,针对3起系列执行案件展开集中执行。张贴公告封条、现场勘验、无人机拍摄搜寻、签署法律文书……截至6月30日,汉中两级法院执结案件4703件,执行到位金额约3.53亿余元,有力震慑了拒执行为,维护了司法权威,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仅用短短2天时间就执行40处房产,涉案标的额已突破1亿元,这是神木市人民法院远赴古都西安开展“春雷行动”的成绩单。本次集中大执行,神木法院集中火力开展强制评估、强制腾退、强制过户等工作,原计划3天的执行工作2天就全部执行到位,赢得了当事人的称赞。
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执行一直是执行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执行行动中,全省各级法院用心用情在欠薪执行上狠下功夫。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成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暨第二巡回法庭,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调解结案难、调查取证难、裁审衔接难等问题,真正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
截至目前,陕西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9517件,执行到位金额95393.81万元,切实维护了当事人利益。
汉中中院
神木市法院
安康市紫阳县法院
普法宣传接地气
陕西高院少年法庭工作室揭牌
“六一”儿童节前夕,陕西高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和30个基层法院少年法庭集中揭牌,这不仅是给全省青少年儿童最好的“六一法治大礼包”,也是陕西法院推进少年法庭专业化建设的具体体现。
法治建设重在法治信仰和法治文化的培育。作为法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未成年人普法至关重要。近年来,陕西法院不断深化与全省各中小学“红领巾法学院”共建活动,通过模拟法庭、家长课堂、法院开放日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覆盖300余万名学生。
除了做好普法宣传,陕西法院持续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六进”活动,法官走进田间地头、将庭审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大家要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野猪、野兔这些也是保护动物。”日前,旬阳县城关镇殿湾村小学里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狩猎案。庭审结束后,审判长结合本案案情,向旁听的师生和群众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这些接地气、冒热气、贴民情的法治宣传,有力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从源头上抑制了矛盾纠纷的产生,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陕西高院院长李智表示,陕西法院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切实把司法便民、利民、惠民的各项举措落实好,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着力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新要求和新期待。
模拟法庭
安康铁路运输法院
陕西高院、西铁中院、西铁法院开展“世界环境日”法治宣传活动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张 娅 | 通讯员:张雅芝 余 波
编辑:李 璇 程维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的精神, 提升人民法院公正文明执行水平,近日,丹凤法院执行局成功执行和解一起标的额百万元的追偿权纠纷案件,使这起长达4年之久的执行积案得以顺利执结,赢得了案件双方当事
3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2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一场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在线解读工作报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张仲鲁主持活动。40余家媒体及网络平台参与访谈直播。访谈伊始,贺
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向未成年人宣传“利剑护蕾”8月19日,凤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立案庭、阿拉法庭、山江法庭利用赶集日来到阿拉营镇人流密集处开展“利剑护蕾”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当天,烈日当头,但是却没能阻挡凤凰法院干警们普法的步伐。为扩大宣传范
据广西纪检监察网消息,钦州市纪委监委: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显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钦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何显锋简历何显锋,男,1969年11月生,汉族,广西浦北人,在职大学学历,1993年3月加
本台讯(九江广电全媒体记者 施明亮 通讯员 谢婉茹)浔阳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大智能安防小区建设、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湖滨小区共有85栋居民楼、3600余户居民。
宋丽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干部吃拿卡要的情况?”“老乡,对这段道路的改造升级,你们有没有问题需要我们解决的?”近期,省道S101线万源市鹰背镇至河口镇段正在升级改建,该项目作为鹰背镇的民生项目,鹰背镇纪委书记
为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诚信社会、惩戒失信行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精神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武穴市精神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晓光一手拿着钥匙,一手拿着不动产证,脸上洋溢着笑容,心情充满激动。8月28日,对于陈丽丽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当天,在卫东区东湖新城举办的平顶山市新建商品房2022年首批次“交房即交证”启动仪式上,她
特色养殖产业鼓足了群众钱袋子在广阳镇井家堡村的果蔬大棚里,一颗颗甜瓜挂满枝头。“13块,还有没有上调的空间?……那行,你们再商量商量。这价,我们也要考虑考虑。”5月28日下午,还未踏进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村委会主任郭长全办公室的门,就已听到他
“弱视当天见效,近视3到5次效果明显。”......看到这样的广告宣传相信不少家长会心动想带着孩子去试一试资料图。央视财经近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则判决显示一家“慧视力”视力矫正中心服务宣传册针对视力矫正存在夸大、虚假内容误导消费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