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6:48:42 | 浏览:54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蜀山区以“全域科创”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
阔步迈向科创强区。
近日,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正式发布,
蜀山区以全国创新水平
排名第27的位次入选,
四城区第一。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2)名单。
近年来,
蜀山区深入实施“全域科创”战略,
积极强化校(院)地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中国环境谷。
“全域科创”顶层设计
构建“三维”推进机制
持续强化顶层设计,蜀山区以区委“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新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 “全域科创”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蜀山区关于推进“全域科创”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8大行动、39条具体工作举措。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全域科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以区分管负责同志为主任的“全域科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区科创集团,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科创集团”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科创走廊规划引领
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
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校区周边区域,编制环科大科创走廊规划,通过存量空间改造与增量空间建设,构筑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基地四柱支撑,打造“一园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园)、一市场(科创成果转化服务市场)、两孵化(数字经济、科创成果孵化器)、两加速(新工科、新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平台)”的“1122”科创空间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围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周边区域,编制科学岛科创走廊规划,打造“一核三区”产业空间集群(科技研发核心、新环境产业园、新健康产业园、新智造产业园)。
夯实区域政策支撑
真金白银助力高质量发展
蜀山区出台《蜀山区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和《蜀山区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措施》,从促进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和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撑。
2021年,区级政策兑现和拨付省市配套资金共计1.0437亿元,同比增加17.1%。在全省首推“战新租”“环谷贷”,全面升级“科创贷”“战新贷”。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科创贷”等贷款4.5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多户。参与设立天使投资、产业引导等基金5只,向符合条件的16户企业实施投资1.58亿元。
强化校(院)地融合
落实科技创新“栽树工程”
充分发挥辖区科教资源集中优势,深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落实科技创新“栽树工程”要求,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蜀山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
改造建设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大站,并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创学院实训基地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从校内迁移到立基大厦,实现“科技成果收集—双创学院培训—科创驿站孵化”的良性互动。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市科创集团合资成立孵化器运营公司,打造科里科气科创驿站—科学岛站。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目前全区集聚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实验室10家,省重点实验室6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35家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市级众创空间8家。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
制定《蜀山区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培小育幼与招大引强相结合,梯次培育涵盖初创期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科创企业丛林。
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4户,专精特新企业68户,市级瞪羚企业1户、市级潜在瞪羚企业2户、市级高成长种子企业22户,区级瞪羚企业19户、区级潜在瞪羚企业9户。2021年共有52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270%。
来源:钟晓婕 刘亚萍
审核:朱琛琛丨责编:吴亚晓岳丨 编辑:陶若男
他们还关注这些
1.区委书记王海霞督导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2.这就是蜀山!齐心抗疫,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3.来的都是客 | 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4.春来“蜀”往芳满庭,邀君与共“云”赏花
今年以来,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稳外资”工作部署,持续强化外资招引,加大外资企业服务力度,健全外资保障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增量提质。1至4月,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2家,实际吸收外资4.2904亿美元,规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5月7日,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地上,施工车辆来往忙碌。“在建的年产8000吨HVLP铜箔项目将采用全国最领先、最智能的设备,为5G高频高速赋能。”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晓晗介绍。该公司继2016年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亚伟 见习记者 陈曦通讯员 惠云杰“新乡市金穗大道穿越京广铁路工程项目开工!”9月29日上午,随着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郑重宣布,项目开工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密切关注着开工消息的周边居民更是心花“路”放。受京广铁路及机场影响
11月1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19)”在京召开。本届论坛聚焦“创新”“集群”两个关键词,汇聚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高校、企业、媒体等百余位代表,为促进县域工业发展献计献策。论坛期间,中国信
胜利通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油田生产服务型企业,本部注册资金4048万元,公司总资产20亿元,现有12个控股子公司,员工一千二百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主要从事油田地面建设、工业工程安装、油田数字化建设等业务,是中石化
唐山市路南区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团队先后与11家科研院所(大学)对接,签约产业科研合作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禹彤 通讯员武芳)日前,在2020“京津冀专家唐山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专场上,路南区企业唐山腾龙重型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园博园美景。 复兴区融媒体中心供图回首2021年,对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来说,是满载收获的一年。在疫情与汛情的双重考验下,全区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增长6.5%;年度优良天数增幅全省第一;成功列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