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02:59 | 浏览:843
6月26日,省政府最新公布了2018年全省民营经济考核结果,庐阳区在全省106个县区中获得排名第三,合肥市排名第一的成绩。近年来,该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重点抓组织领导、宣传贯彻、产业载体、扶持政策、服务体系、营商环境、要素配置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改善了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了全区各类中小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截至2018年底,庐阳区登记中小民营企业29545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4.0%;全区规上民营中小企业703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86.7%。这些企业对区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去年全年,该区民营企业营业收入1944.2亿元,占全区企业的73.3%;其中规上中小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1.4亿元,占全区的一半以上。
“分行业来看,去年庐阳区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贡献了全区商贸业的50%、规上服务业的 60.2 %、规上工业的61.6%、建筑业的76.5%、房地产业的74.4%。”庐阳区经信局负责人表示,这个比重表明了民营企业对庐阳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其中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具备相当规模,如入选全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00强的安徽华力建设集团、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省民营经济纳税100强的志邦厨柜、安徽华力建设集团等。”
为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2013年4月,庐阳区高规格成立了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分别任第一组长和组长,牵头负责全区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相关工作开展质量逐年提升。
2018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经济发展大调研座谈会、企业家迎新春座谈会等多次综合性会议,以及全区金融业、商贸业企业家座谈会等多场专题会议,积极听取民营中小企业家对全区发展的意见建议。另外,依托区领导“八个一”联系工作机制,区四大班子领导共联系34家民营企业、60个中小企业项目;依托“大调研”“一线为民工作法”“夜访万家”等工作机制和平台,联系服务中小企业人士逾1000人次,切实帮助协调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两年,庐阳区每年兑现区级产业政策奖补资金7000多万元,奖补对象多为全区各行业的中小企业。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2018年以来该区又先后出台了以《庐阳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主,以大数据、金融业、商贸业3个专项政策为补充的庐阳区“1+N”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今年区财政共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该区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十强”、投资贡献“十佳”等近百家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同时,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上台阶”奖励、中小企业优秀管理团队培训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氛围,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立足庐阳区传统金融、商贸强区优势,庐阳区近年来加快布局高端商务楼宇,去年以来,正奇金融广场、万科中心等新建楼宇陆续交付,新增招商载体15.76万平方米;结合老城更新战略,积极推进三孝口建工集团、老四中等主城区地块改造,加快推进花园宾馆、银泰二期等项目施工,不断为老城区开辟新空间。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以老城区核心商圈楼宇、北一环商办楼宇、四里河新兴金融楼宇、庐阳经开区科技研发及总部办公楼宇为代表的四大楼宇集聚区,拥有商务楼宇167幢,商用面积631.5万平方米,共入驻中小企业3760家。2018年重点楼宇共实现税收55.32亿元,约占全区税收的38.7%,楼宇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
同时,庐阳区强力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园中园”经济。目前,该区在庐阳经开区范围内已经建成工投•兴庐科技产业园、中科大校友创新园等5个“园中园”,总面积72.07万平方米,共承载民营中小企业374家,占到整个庐阳经开区企业数量的15%。实践证明,相比传统的“低小散”模式,“园中园”是更适合庐阳区,也是更有利于民营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优选路径。目前,我区在建的还有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工投创智天地2个“园中园”,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计划今年内清理闲置低效用地700亩,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同时,大杨产业园转型升级目前也已经进入征迁阶段,释放出的空间资源也将为该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平台搭建上,庐阳区在全市率先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工商登记,实现窗口“零排队”,平均节约工商注册等候时间400分钟,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2个工作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690个事项进驻综合受理窗口,实现让企业主“取一次号、到一个窗、填一张表,最多跑一次”。在全省率先建立区级产(创)业服务中心,线下设置两个服务点,线上同步开展平台服务,并配套上线“楼宇庐阳”APP,主要提供政策推送与查询、企业问题流转等服务功能。平台运行以来,累计推送政策8万余条,政策点击量达23.3万次,答办企业问题890次,举办各类双创培训活动54场,提供助创服务240次。该区还建立“庐阳欢乐购”商贸营销平台,累计为近200家中小企业提供对外宣传、产品促销和线下活动支持,拉动合作中小企业销售额近60亿元。(杨璨 孙立伟)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随着人们夜生活的日益丰富,火热的夜间经济开始释放巨大的潜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日前,合肥市出台《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提质升级,促进夜间消费市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0月20日下午,"潮涌长三角 奋进看庐阳"长三角融媒体庐阳行媒体推介会举行,为期三天的长三角融媒体庐阳行采访活动就此拉开序幕。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人民网、扬子晚报、新华日报等近30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合肥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办事处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全街全面推开全能网络化管理,并结合智慧社区平台(试点)建设,完善老城区社会治理体系。10月22日,“潮涌长三角 奋进看庐阳”长三角融媒体采访团来到三孝口街道
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合肥市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2019 年度全市效能建设考评结果的通报》,庐阳区以高分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获评效能建设考评优秀单位。完善效能建设制度体系2019年3月庐阳区机构改革后,该区及时调整区效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日前,记者从庐阳区统计局获悉,庐阳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回升态势明显,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积极因素显著增多,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回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1.77亿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2.
6月26日,省政府最新公布了2018年全省民营经济考核结果,庐阳区在全省106个县区中获得排名第三,合肥市排名第一的成绩。近年来,该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重点抓组织领导、宣传贯彻、产业载体、扶持政策、服务体系、营商环境、要素配置等方面工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9月19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庐阳区科技局(科协)围绕“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主题,在庐阳区双岗街道小桥湾社区举行庐阳科普地图发布暨庐阳区202
庐阳老城区,近年来在合肥骨架伸展的过程中,在滨湖、经开、高新等一众新区的对比下,愈发显得后劲不足。但这一现状,很可能不会持久!5月8日,庐阳区2019年重点土地推介座谈会召开,现场发布首批3宗高品质靓地,规划面积约500亩。从地块分布来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日,2021年合肥市夜间经济消费季结束后,通过“线上投票+专家评审”的方式,评出了2021年21个合肥市夜间经济网红打卡地。其中,庐阳区的淮河路步行街、 逍遥津公园、老报馆1952、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等
日前,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统计局获悉,一季度,该区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民间投资占比、社消零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9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合肥市四城区第一,全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从落子大数据产业布局,到产业规模初具、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以“1341”发展思路为指引,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 “第三增长极”的重要一环,正在成为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强磁极”。未来
人民网-安徽频道6月30日,合肥市庐阳区召开淮河路步行街区创建国家级步行街区暨东片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动员会,标志着该区又一重大项目——淮河路步行街区创建国家级步行街区东片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启动。连日来,庐阳区经济发展喜讯不断:长三角G60科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在科创板上市不久的恒烁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800多万元。“感谢税务部门一直以来的支持,为我们企业更好地完成产品研发升级增添了动力。”恒烁半导体财务负责人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0亿元、增长8%,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85位;区委“一线为民”理论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初具雏形……12月20日,中共合肥市庐阳区第五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2月31日,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发布会获悉,基地智慧星光开源情报知识图谱中台、基于大数据下的智慧服装工业互联网星链云等13个研发类项目以及大数据产业园等2个产业类项目获资金支持。据介绍,庐